吕红卫的父辈虽然没什么出息,但他们的爷爷辈却是为国牺牲的烈士。
他们是烈属。
当时没人怀疑他们,一是因为他们是吕绣绣的至亲,二是因为他们的出身。
对比起来石安这个罪犯家属,自然是比他们更像是凶手。
真相显露出来之后,会让人觉得特别的讽刺。
罪犯的儿子是好人,而烈士的后代却是坏人。
那个年代唯出身论,很多人都会遭遇同样的困境吧?
苏小小觉得他们之前太注重案子本身了。
或许,背后的人让他们留意到四十年前的案子,跟案子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。
她又把四十年前的案卷看了一遍。
说实话,这个案子判错,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警察。
证人证言对石安太不利了。
在警察抓住石安之后,所有的证言都是对他不利的,有一种墙倒众人推的感觉。
比如很多证人的证言,开头的第一句话都是,我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人,他父亲是个杀人犯,他能是什么好人,后面就是巴拉巴拉一串。
明明是莫须有的事情,可很多人说的就像是他们亲眼见过一样。
包括法官在庭审的时候也会说,你说你没做过,你怎么证明?你说别人陷害你,为什么他们不陷害别人,专门陷害你?!
现在看来,这种说法其实挺荒谬的,一个人没做过的事情,你让他拿什么来证明?!
但那时就是这样,你的出身就决定了你的未来。
苏小小想到坏孩子联盟后面的标注。
实验品到底是指什么?
目前已知的这些坏孩子,他们对这些坏孩子的家庭都有过调查。
他们在家里或多或少都受到过不公的对待,但在他们成为坏孩子之前,他们的家庭成员并没有犯罪记录。
如果不是有人组建了坏孩子联盟,或许有些人的恶念只会存在于他们的内心深处,永远没有出头之日。
他们难道是想证明,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如何,只要身体里的恶念被激发,都可以变成罪犯?
苏小小东想西想,好多线头在脑子里绕成了一团,却无法完全理清。
宁安的案子告一段落,后面的事情郭队他们会处理,苏小小和欧阳松先回了帝都。
见到袁枫之后,就把宁安的情况做了一个汇报。
听到四十年前的案子真的查出了冤案,袁枫没有松口气,反倒紧张起来。
难道真的如武良成说的那样,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捅出这个案子,真的是在针对他?
现在跟武良成有竞争关系的有两个人,都是最高法的副院长。
一个叫魏鸣,一个叫林维风。
他们三个资历差不多,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的院长。
其实四十年前的冤案,若是在平时捅出来,对武良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。
因为在当时的那个大环境下,技术手段又落后,并不能把冤案认定为某一个人的责任。
但现在这个时间,正是最高法院长竞争的关键时期,这样的问题,明面上不会有大影响,但上面在考量人选的时候,绝对会把这件事考虑进去。
苏小小和袁枫又去见了一次武良成,把石安不是凶手,凶手其实是吕绣绣的堂哥吕红卫的消息告诉了他。
武良成听到这个消息,倒也没有多说什么,毕竟当年是他抓错了人。
犯了错得认,没什么好说的。
天域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