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天域小说网>网游>大唐:造反有理,我哥是黄巢> 第56章 农桑辑要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6章 农桑辑要(1 / 2)

新种下的棉花冒出了嫩芽,嫩黄的,像撒在地里的星星。

黄宁蹲在田埂上,看着农夫用小铲子小心地给棉苗培土,指尖忍不住碰了碰那柔软的叶片。

那个曾是扒手的铁匠也来了,手里拎着个小水壶,给棉苗浇了点水,“将军,这玩意儿真能长出像雪一样的东西?”

黄宁笑了,“等秋天你就知道了,到时候用它做棉衣,比麻布暖和十倍。”

铁匠咧开嘴,露出两排整齐的牙,“那我得多打些收棉花的工具,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。”

黄宁点点头,目光移到不远处的瓜田,西瓜藤已经爬得老远,圆滚滚的小西瓜藏在叶子底下,像一个个害羞的胖娃娃。

守瓜田的老汉正坐在棚子底下编草绳,见黄宁过来,连忙起身,“将军,这西瓜长得旺,估摸着再过一个月就能吃了。”

黄宁拿起老汉编了一半的草绳看了看,“您老这手艺,编些小篮子给孩子们装东西正好。”

老汉眼睛一亮,“可不是嘛,我正琢磨着编几个,给学堂的娃娃们当书包。”

从瓜田回来,路过纺织坊,听见里面传来“哐当哐当”的声响,黄宁推门进去,只见织锦匠的儿子正教几个姑娘操作新造的织布机。

那织布机是商队从南方带回来的图纸,工匠们照着做的,比原来的效率高了不少。

“这机子织出来的布,又快又密。”织锦匠的儿子脸上带着自豪,指着一匹刚织好的粗布,“做军装正好,耐磨。”

黄宁摸了摸布面,确实结实,“不错,让裁缝铺的人来看看,要是合用,就多造几台。”

走出纺织坊,看到前太守的女儿带着几个姑娘在晒草药,架子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草叶,空气中弥漫着清苦的香气。

“这是刚采的金银花,晒干了能治感冒。”她拿起一串黄色的花朵给黄宁看,阳光照在她脸上,细小的绒毛都清晰可见。

黄宁凑近闻了闻,“味道很清爽,看来今年的收成不错。”

她点点头,“山里的草药多,就是采起来费劲,有几个姑娘不小心崴了脚。”

黄宁皱了皱眉,“下次让士兵跟着去,山路不好走,多个人照应总是好的。”

她“嗯”了一声,脸颊微微有些发红,低下头继续翻晒草药。

商队头领从城外回来,风尘仆仆的,见到黄宁,立刻迎上来,“将军,南边的盐运回来了,这次分量足,够全城用半年的。”

黄宁很高兴,“太好了,让官仓的人仔细清点,按户分发,别让奸商趁机抬价。”

商队头领笑着点头,“我已经安排好了,还带回了些南边的新茶,味道很特别,将军要不要尝尝?”

黄宁摆摆手,“留给老书生吧,他懂这个,我喝白开水就好。”

老书生正在国子监整理新抄好的书,堆得像小山一样,见黄宁进来,连忙招呼,“黄将军来得正好,你看这些《农桑辑要》,抄好了几十本,正打算派人送到各乡去。”

黄宁拿起一本翻了翻,字迹虽然不算工整,但很清晰,“辛苦先生了,这些书对农夫们来说,比金银还贵重。”

老书生叹了口气,“就是师资不够,很多地方没人教,农夫们识字不多,看着费劲。”

黄宁想了想,“让那些太学的学生轮流去乡下讲学,每月去一次,既能帮到农夫,也能让他们多些历练。”

老书生抚掌大笑,“这个主意好,我这就去安排。”

走到学堂附近,听见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,黄宁停下脚步,静静地听着。

是孩子们在念《三字经》,声音稚嫩却很整齐,像一群小鸟在唱歌。

学堂的先生正好出来,见黄宁站在门口,连忙行礼,“将军,孩子们进步很快,已经能背下来不少了。”

黄宁笑着点头,“我听见了,很有精神,对了,上次让做的算盘,都做好了吗?”

先生答道:“都做好了,铁匠铺的师傅特意打了小的,适合孩子们用。”

黄宁走进学堂,看到孩子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小的木算盘,正跟着先生学数数。

那个考上太学的孩子也在,正帮着先生教更小的孩子,认真的样子像个小大人。

黄宁走过去,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做得好,以后要更加努力,学好了本事,才能更好地帮大家。”

孩子用力点头,眼睛亮晶晶的,“我会的,将军。”

从学堂出来,看到几个泥瓦匠正在盖新的房子,是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住的。

房子不豪华,但很结实,窗户也大,采光很好。

工头见黄宁过来,放下手里的活计,“将军,这一批能盖十间,下个月就能住人了。”

黄宁走到屋里看了看,地面铺了青砖,墙壁也刷得很平整,“不错,再在院子里种些菜,让他们能自己种点吃的。”

工头连连点头,“我也是这么想的,已经留好了菜地的位置。”

路过市集,看到那个卖糖人的摊主生意很好,围着不少孩子。

他的糖人做得越来越精致了,不光有小动物,还有读书的先生、种地的农夫,活灵活现的。

摊主看到黄宁,热情地招呼,“将军,要不要来个新做的糖将军?”

黄宁笑着摆摆手,“不了,给孩子们做吧,看他们多喜欢。”

一个孩子举着刚买的糖人跑过来,不小心撞到了黄宁腿上,吓了一跳,连忙道歉。

黄宁摸了摸他的头,“没关系,慢点跑,别摔着。”

孩子眨了眨眼,把手里的糖人递过来,“将军,给你吃。”

黄宁摇摇头,“你自己吃吧,好好读书,将来做个有用的人。”

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拿着糖人高兴地跑开了。

回到府里,黄巢正在等他,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菜,还有一壶酒。

“今天巡城怎么样?”黄巢给黄宁倒了杯酒。

黄宁喝了一口,“挺好的,大家都很努力,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。”

黄巢笑了,“这都是你的功劳,你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,比我细心多了。”

黄宁摇摇头,“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,光靠我一个人,什么也做不成。”

两人边吃边聊,说着城里的新鲜事,说着将来的打算,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。

“时候不早了,你早点休息吧。”黄巢起身,“明天还要早起呢。”

黄宁点点头,送黄巢到门口。

月光洒在院子里,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。

黄宁站了一会儿,想起母亲留给他的玉佩,摸了摸腰间,心里暖暖的。

他想,母亲要是能看到现在的景象,一定很开心。

第二天一早,黄宁就去了军营。

士兵们正在操练,喊声震天,精神面貌比刚来时好了太多。

那个曾抱着农具的老兵见黄宁过来,连忙上前,“将军,兄弟们都练得差不多了,随时可以上阵。”

黄宁摆摆手,“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,是建设的时候,你们的任务,是保护好百姓,帮着他们重建家园。”

老兵用力点头,“我们明白,将军,您放心吧。”

黄宁走到兵器库,看了看里面的武器,都保养得很好,锃亮如新。

库管员正在清点数目,见黄宁进来,连忙汇报,“将军,所有武器都清点好了,没有损坏和丢失。”

黄宁点点头,“很好,继续保持,不过,现在更重要的是农具,要让铁匠铺多打些农具,送到乡下去。”

库管员答道:“是,将军,我这就去通知铁匠铺。”

从军营出来,黄宁去了城外的农田。

农夫们正在插秧,绿油油的秧苗插在水里,像一片绿色的地毯。

前太守的女儿也在,正帮着一个老婆婆插秧,动作虽然不算熟练,但很认真。

黄宁走过去,也拿起一把秧苗,学着他们的样子插起来。

她看到黄宁,有些惊讶,“将军,您怎么也来了?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天域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