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2章 草药馆(1 / 2)

周老刚把润喉草的样本摆到药铺柜台,就有个穿青布长衫的人挤进来,嗓子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,说自己是街口书坊的先生,连讲三天书后喉咙疼得咽不下水,听人说药铺有治嗓子的新药才急着赶来。

黄宁笑着递过一片新鲜的润喉草,让他直接嚼,那人半信半疑放进嘴里,没两息就眼睛发亮,连说喉咙里像灌了冰镇清泉,当即就要买十斤,还说要带书坊里所有伙计来囤货,免得下次断货。

掌柜的赶紧让伙计打包,没一会儿药铺就被说书先生、唱曲艺人挤得满满当当,有个戏班班主直接扛着布袋子来批发,说后台常备润喉草,演员们唱整本大戏都不怕嗓子哑,以后他们戏班的草药就定点在这儿买。

黄宁正跟周老说要把润喉草种植方法编入农书,护卫突然凑过来低声报信,说之前造谣长生草的汉子最近总在药铺附近打转,刚才还跟个穿锦袍的人偷偷塞银子,嘴里念叨着“让润喉草变成哑嗓草”。

黄宁眼神一冷,让护卫悄悄跟着,自己继续跟周老商量开春后给各地药农发润喉草种子的事,没等半个时辰,护卫就押着锦袍人回来,还从他怀里搜出一张纸条,写着要让汉子去其他药铺造谣,说润喉草里掺了哑药。

黄宁让护卫把人带到前堂,周围的艺人一听是来造谣的,当即炸了锅,说书先生举起醒木“啪”地拍在柜台上,说自己刚嚼完润喉草,现在嗓子清亮得能喊醒三里地外的人,哪来的哑药?

锦袍人见躲不过,哆哆嗦嗦说自己是前朝户部尚书的儿子,家里没了俸禄,就想跟几个旧贵族联手搞垮黄宁的药铺,再趁机开高价药铺赚黑心钱,还说之前长生草的谣言也是他们指使的。

黄宁冷笑一声,让人去府衙传信,按齐国“造谣破坏民生”的律法处置,周围百姓和艺人都拍手叫好,有个唱旦角的艺人还特意清唱了一段,用亮堂的嗓子证明润喉草管用,围观的人都跟着鼓掌。

刚处理完造谣的事,小侄子的信差就骑着快马赶来,信上字迹都透着急——边关跟匈奴打仗,不少士兵被刀砍伤后伤口化脓,军医的金疮药不够用,问能不能送些新药来救急。

黄宁立刻去找周老,周老一听边关告急,转身就从药坊抱出一大箱晒干的愈伤草,说这是刚培育成的新药,敷在刀伤上三天就能结痂,比金疮药见效快三倍,还特意写了用法纸条让黄宁带上。

黄宁让人备好三辆马车,装满愈伤草和金疮药,亲自往边关赶,路上还让人通知沿途各州府,把库存的治伤草药都集中起来,一并送到边关军营。

赶到边关时,小侄子正蹲在军医帐篷里给士兵换药,见黄宁来了,赶紧迎出来,眼眶通红地说有个校尉腿上的伤口已经烂到骨头,军医正准备截肢,再晚来一步就来不及了。

黄宁立刻跟着小侄子进帐篷,从箱子里拿出愈伤草,按周老教的方法捣成泥,小心翼翼敷在校尉的伤口上,再用煮沸过的布条缠好,说每天换一次药,三天就能见好,让校尉别担心。

校尉半信半疑,可当天晚上就说伤口不疼了,第二天早上掀开布条一看,化脓的地方居然结了层薄痂,第三天伤口就完全收住了,校尉拄着拐杖找到黄宁,“噗通”一声跪下,说黄王爷救了他的腿,以后愿为齐国战死沙场。

消息在军营里一传开,士兵们都挤到黄宁的帐篷外要愈伤草,黄宁让小侄子带着军医们一起配药,还教士兵们在营地里开辟药田,把愈伤草种在帐篷旁边,以后受伤了随时能采。

边关将军听说后,特意来见黄宁,握着他的手说之前跟北部蛮族打仗,光伤口感染死的士兵就占了三成,现在有了愈伤草,士兵们打仗都敢往前冲,还说要给黄巢写奏折,保举黄宁为“护国药王”。

黄宁笑着摆手,说这是周老和药农们的功劳,又跟将军商量在军营建一座医馆,让培训好的大夫常驻,平时给士兵看病,闲时教百姓种草药,将军当即派了一百个士兵帮忙建医馆,还把自己的亲兵拨给黄宁当护卫。

在边关待了五天,看着士兵们的伤口都在好转,营地里的愈伤草也发了芽,黄宁才放心返程,临走前小侄子跟他说,匈奴探子看到齐军士兵敷了草药后伤口快速愈合,最近都不敢轻易来犯,军营里的士气比以前高了十倍。

刚进长安城门,就见大嫂带着一群穿素色衣裙的妇人在城门口等,大嫂手里拿着本厚厚的账本,笑着说医社最近又收了五十个徒弟,宫里的皇后娘娘还捐了五百两银子,让医社多印些简易医书,分给乡下的百姓。

黄宁接过账本翻了翻,见医社已经在长安城外开了六个分点,每个分点都免费给穷人看病抓药,甚至还上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问诊,心里顿时暖烘烘的,说要再给医社拨两车药材,让她们把分点开到更远的村子里。

大嫂点点头,又从怀里掏出块绣帕,上面绣着一株栩栩如生的愈伤草,说这是皇后娘娘亲手绣的,皇后听说愈伤草救了很多士兵,特意让她转交给黄宁,还说以后宫里的绣品都要绣上草药图案,让宫女和贵妇们都认识草药。

黄宁刚把绣帕收好,就见之前帮过的老妇人拄着拐杖,带着她的孙子来了,老妇人的孙子已经长到黄宁胸口高,手里提着一篮子晒干的驱寒草,说自己跟着镇上的大夫学了一年草药,现在能认二十多种药,想来长安跟着周老学真本事。

黄宁看着小伙子眼里的光,想起了当年的自己,当即就带着他去找周老,周老见小伙子不仅认得草药,还能说出每种药的药性,高兴得捋着胡子笑,当场就收他为徒,还给他取了个名字叫“药生”。

药生跪在地上给周老磕了三个响头,说以后一定好好学医术,像黄王爷和周老一样,给穷苦百姓看病抓药,老妇人在旁边抹着眼泪,说这辈子没白活,孙子终于有了出息。

接下来的日子,黄宁忙着在全国推广愈伤草和润喉草,各地药农都抢着要种子,有个江南的药农特意来信,说他种的润喉草不仅卖给艺人,还被茶商买去做凉茶,夏天卖得比蜜水还火,家里已经盖了新砖房。

这天,黄宁正在城外药田跟药农们研究怎么提高草药产量,护卫突然来报,说江南知府派人加急送信,今年夏天比往年热三倍,清暑草早就卖断货了,百姓们排队买不到,都快中暑了,问能不能赶紧调些过去。

黄宁立刻让人调运江南周边药田的清暑草,还让周老教药农们把清暑草捣成泥,混合蜂蜡做成清凉膏,敷在额头能降温,比煮水更方便携带,还能保存更久。

清凉膏刚运到江南,就被百姓们抢着买,有个卖豆腐的小贩特意来信,说以前夏天豆腐半天就馊,现在把清凉膏敷在装豆腐的箱子里,豆腐能放一整天,生意比去年好了一倍,还说要给黄宁送两筐新做的豆腐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天域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