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2章 草药馆(2 / 2)

江南知府也写了奏折,说今年夏天因为有清暑草和清凉膏,江南各州府中暑的百姓比去年少了九成,百姓们都在门口挂着黄宁的画像,早晚上香感谢,黄巢看到奏折后,特意把黄宁召进皇宫,赏了他一块“济世为民”的金匾。

黄宁把金匾送到药铺,跟掌柜的说要挂在最显眼的地方,让百姓们知道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,掌柜的笑着点头,说现在药铺的生意越来越火,每天都有从外地来的人专门买草药,长安都快成“草药城”了。

转眼到了秋天,全国的药田都迎来大丰收,湖广的长生草堆得像小山,江南的清暑草晒满了晒谷场,北方的驱寒草被装成大袋运往边关,黄巢下旨举办“全国草药节”,让各地把最好的草药送到长安展览,还要评选“药王”和“最佳药农”。

草药节当天,长安的朱雀大街摆满了各种草药,长生草、愈伤草、润喉草、清暑草……还有各地药农新培育的品种,百姓们挤在摊位前看新鲜,有的还能免费领取草药样本,大夫们则在旁边讲解用法,整个长安都飘着草药的清香。

黄宁陪着黄巢在街上游走,黄巢看着热闹的场面,笑着说现在百姓有药治病、有田种粮,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饿肚子、怕生病,这都是你的功劳,黄宁赶紧说这是陛下支持、周老出力、百姓配合的结果,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。

黄巢点点头,当场下旨封周老为“药圣”,还让工部在长安建一座药神庙,供奉历代名医,让百姓们记住他们的功劳,周老听说后,激动得老泪纵横,说自己这辈子能为百姓做这么多事,就算现在死了也值了。

草药节最后一天,评选结果出来了,药生因为在药田培育出高产的愈伤草,还救了一个误食毒草的小孩,被评为“少年药王”;小侄子在边关建医馆、种药田,救了上千名士兵和百姓,被评为“边关药王”;江南的一个药农因为种出的清暑草产量最高、药效最好,被评为“最佳药农”。

颁奖的时候,药生和小侄子站在台上,手里捧着奖状,台下的百姓们都拍手叫好,药生对着黄宁和周老深深鞠躬,说以后要培育更多好草药;小侄子则说要在边关建更多医馆,让边关的百姓和士兵都能看上病,黄巢听了,当场就赏了他们每人一百两银子,还说要支持他们的想法。

草药节刚结束,宫里的太监就来传旨,说匈奴的使者来了,还带着厚礼,想跟齐国学习种植草药,还要购买十万斤愈伤草和驱寒草,用来给他们的士兵治病,黄巢让黄宁去跟使者谈。

黄宁跟着太监进了皇宫,见匈奴使者正跪在地上,手里拿着国书,说之前跟齐国打仗,看到齐军士兵敷了草药后伤口很快就好,知道齐国的草药厉害,现在匈奴想跟齐国和好,一起种植草药,让两国百姓都能受益。

黄宁跟使者详细讲了种植愈伤草和驱寒草的方法,还答应给他们送一万斤种子,让他们先试种,使者高兴得连连磕头,说回去后一定跟北部部落的人说,以后再也不跟齐国打仗,还要跟齐国互通有无。

送走匈奴使者后,黄巢笑着对黄宁说,没想到草药还能让两国和平,这比打胜仗还管用,黄宁说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不管是种草药还是建医馆,自己都会一直做下去。

冬天的时候,长安下了一场大雪,黄宁担心城外的百姓冻着,带着护卫和药农去村子里送棉衣和驱寒草,还教百姓们用驱寒草煮水喝,预防风寒感冒。

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,黄宁遇到了一个生病的老奶奶,家里只有一个七岁的小孙女,没钱看病,老奶奶躺在床上直喘气,小孙女跪在地上哭着求黄宁救救奶奶,黄宁赶紧给老奶奶喂了驱寒草煮的水,又让护卫去药铺拿治风寒的药,还留下二两碎银子,让小孙女给老奶奶买些米面。

小孙女拉着黄宁的衣角,说长大了也要学医术,给奶奶和村里的人看病,黄宁笑着摸了摸她的头,说等她长大了,就来长安找周老和药生学,还给她留了地址。

回到王府的时候,大嫂正等着他,手里拿着件新做的棉衣,上面绣着明目草,说这是给黄宁做的,冬天穿暖和,还能保佑眼睛不花,黄宁接过棉衣,心里暖暖的,说大嫂的手艺越来越好了。

大嫂笑着说,现在宫里的贵妇们都跟着她学绣草药图案,有的还把绣品送给外国使者,说要让更多人知道齐国的草药,黄宁听了,说以后要把草药刺绣也推广到民间,让百姓们既能学刺绣,又能认草药。

转年开春,小侄子从边关回来,说他在边关建了五座医馆,还开辟了二十亩药田,现在边关的士兵和百姓再也不用因为没药看病发愁,匈奴那边也种上了愈伤草,最近都没再来犯,将军还想让他在边关建一所医学校,教更多人学医术。

黄宁立刻跟黄巢请旨,拨了一千两银子给小侄子,还派了五个培训好的大夫去帮忙,小侄子高兴得跳了起来,说等医学校建好了,就把边关的孩子都招来上学,让他们都能学医术,以后给边关的人看病。

周老也带来了好消息,说他培育的养胃草已经在全国推广成功,不少常年胃痛的百姓吃了都好了,有个老木匠特意从乡下赶来,给周老送了一把自己做的木梳,说以前胃痛得没法干活,现在好了,能重新做木匠活了,还说要给黄宁也做一把。

黄宁听了特别高兴,说要在长安建一座草药博物馆,把各种草药的样本、医书、药具都放在里面,让百姓们免费参观,了解草药的好处,黄巢听了,说要让工部全力配合,尽快把博物馆建好。

草药博物馆建成那天,来了很多百姓,老人拄着拐杖看草药样本,小孩围着大夫问东问西,书生们拿着本子记草药的用法,艺人则在门口唱着歌颂草药的曲子,整个博物馆都热闹非凡。

黄宁站在博物馆门口,看着眼前的景象,想起了最初在山谷种药的日子,那时他只是想让弟兄们有药治病,没想到现在能让全国的百姓都受益,心里满是成就感。

周老走到他身边,手里拿着一株翠绿的草药,说这叫“安神草”,煮水喝能让人睡得香,特别适合晚上睡不着的老人和书生,黄宁接过草药闻了闻,有股淡淡的香味,说等明年春天,就把安神草的种子分给各地药农,让更多人受益。

这时,药生跑过来,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医书,说这是他跟着周老学了一年写的,里面记录了各种草药的用法和病例,还有自己的经验总结,想让黄宁帮忙看看能不能印刷,发给各地的医馆,黄宁翻开一看,写得详细又易懂,还有不少插图,笑着说这是本好书,立刻让人拿去印刷。

药生听了,高兴得蹦了起来,说以后要写更多的医书,让更多人学会医术,周老在旁边看着,眼里满是欣慰,说自己终于有了合格的传人。

当天晚上,黄宁坐在王府的院子里,看着天上的月亮,手里拿着大嫂绣的愈伤草帕子,心里想着这些年的经历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天域小说网